header
top of page
Sunrise over the Wheat Field

Search Results

46 results found with an empty search

Blog Posts (1)

  • 【共渡時艱】

    <經文> 「萬民都要聚集在衪面前。於是王要向那右邊 (註: 綿羊,下文的“義人”) 的說: 『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 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喫;渴了,你們給我喝; 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 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 義人 (註: 上文: 右邊的綿羊) 就回答說: 『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喫;渴了,給你喝? 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 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王又要向左邊 (註: 山羊;下文: 非義人) 的說:『你們這被咒詛的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裡去!』(馬太福音25:32-41) <解畫> 這是一幅結構非常複雜的畫作,畫家 Caravaggio 是光與暗大師。在其畫作的極黑色彩中,是畫家表達著很深層次的訴求 – 是對當時社會、政治、教廷那腐敗的控訴;也代表著他內心那鼓不能被理解的憤怒、孤單和恐懼的無力感。 在 Caravaggio 的生命歷程裡,他遇到不少因著外在環境因素而讓他感到憤慨的事情。從他這幅畫作裡,可以想像他內心極度渴求耶穌的憐憫、希望有「義人」能為世界那差勁的情況做點事,以致讓他可以透過那些「義人的善行」,得以擺脫自己內心對社會種種不義的捆鎖,同時也可以為著眼前所感受的苦況引出一條恩典的出路。 這幅巨大且複習的畫作,是根據聖經 (馬太福音25:32-46及以賽亞書58:1-14) 所描述義人所行的六件善事 (或直譯為憐憫之事),再加入次經中多俾亞傳中所強調的善舉 (埋葬死人) 為題,總共七件善事。當中結合了聖經的人物、事件和羅馬典故的傳說故事。創作原意是七幅獨立的畫作,但畫家卻把七件善事整合為一幅巨型的作品! 畫的構圖主要分為上、下兩部份。第一部份代表神聖的空間 -- 是恩典和能力的泉源 (人物包括耶穌、馬利亞和兩位執行天使);左上角的白色像布象徵聖靈;中間以天使展開的手 (代表耶穌和馬利亞的慈愛向世人施恩祝福著) 隔開;而下面部份是代表著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 (屬世的事),而這些世俗事,畫家刻意地以他獨特的暗黑色調作背景,以無聲卻有形地控訴著當時社會在不同階層,特別是基層所面對的無力感和困苦的生活狀況。 若我們透過順時鐘方向,以天使的手向右開始,便看到一位祭司拿著一枝火炬,在他前面有個人正抬著一具屍體,他們正在為這死人安排埋葬,這是第一件善事– 「埋葬死人」。[1] 在三點鐘位置,是表述著一個在羅馬家傳戶曉的典故。[2],[3] 這位女士 (名為 “Peru” 或譯作「佩羅」) 正在探訪她在獄中被判死刑的基督徒父親 (名為 “Cimon” 或譯作「西門」),這是第二件善事 -「我在監獄裏,你們來看我。」; 而這位剛生產完的孝順女 Peru以自己的乳液在餵養獄中捱餓的父親,這是第三件善事 - 「我餓了,你們給我吃。」 到六點鐘位置,有一位頭帶羽毛帽、身穿華麗衣裳的貴族人士,這是借用了一位法國的聖人Martin of Tours (或譯作「聖馬丁」) 的典故。[4] 他正用劍把自己名貴的紅色外套切斷,分給在他腳下的那位赤裸裸的流浪漢。這是第四件善事 -「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 在這流浪漢的左下面,隱約看到一雙腳– 這是一個病入膏肓以致不能行走的病人。在他上面有一位頭戴帽子,帽上扣著一個貝殼的男人,是看顧著這位病人的。這是第五件善事 - 「我病了,你們看顧我」。 這位扣著貝殼帽的男人,原來是一位朝聖者,[5] 畫家以此形象代表耶穌基督的臨在 – 衪正是在我們這黑暗的世代中間,與我們一同經歷困苦的景況。衪既看顧腳下病患的人,也以朝聖者的身分要繼續向前行。而在衪前面的男士,用指頭指向一個方向,正展現著好待旅客之道。這是第六件善事 --「我流浪在外,你們留我住」。 在他們的後面,有一個男人正在喝水,這人是參孫,是根據士師記15:18-19的記載 - 『上帝使利希的一處窪地裂開,湧出水來。參孫喝後恢復了精神。』這是第七件善事 - 「渴了,你們給我喝」。 <思想> 我們都一同活在地上那黑暗無光的情況中。畫家筆下所描繪那周遭所發生的不幸事件,像是反映著我們每天的實況 — 特別是在基層每天所面對的困苦: 有人餓了、有人渴了、有人流浪在外、有人不夠衣物或赤身露體、有更多人病了、或在監獄裏的、甚至死人屍體…… 我們看到這一切,就正如畫家 Caravaggio 一樣,內心可能都有一種不能言語的埋怨、憤怒、或控訴,隱藏在心坎中,那種痛心和無力感是無人能夠了解……,但心底裡總是很渴望有基督的慈愛和恩典,透過天使的手彰顯到人間來。 您相信公義與憐憫在神的手裡嗎? 當恩典與能力從高處降下,回應與行動便由我們每日生活中的點滴彰顯! 「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約翰福音 9:4)」 您願意在這世代中,成為主的執行天使,在自己的崗位上彰顯主的公義和憐憫嗎?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40)」 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常晴無雨,常樂無痛苦,常安無虞。 神未曾應許,我們不遇苦難和試探,懊悔憂慮;不負許多的重擔,許多事務。 然而,神卻應許: 生活有力,行路有亮光,試煉得恩助,危難有賴,無限的體諒,不朽的愛。 <祈禱> 主啊,求祢開我的眼睛,讓我看到祢要我守住的崗位和服侍的對象,並以祢的大能和恩典覆蓋我,使我有勇氣靠著祢,站穩在這黑暗的世代中,奉祢的聖名,彰顯主祢當得的榮顯! 阿門! <作者>:#趙敏華 #畫中默想《作者保留版權》 <詩歌> 陪我走過春夏秋冬(小羊詩歌) The Seven Works of Mercy (或稱為The Seven Acts of Mercy), Caravaggio 1607, Private Museum of Pio Monte della Misericordia (Pious Mount of Mercy) Naples/ Italy <註腳> [1] 這故事收錄在次經Book of Tobit中(Tobit 1:17-18) 。「多俾亞傳」或譯作「多比傳」天主教和東正教會都將其視為舊約聖經的正典之一,也被收錄在七十賢士本。 [2] 魯本斯畫作《父與女》的含義及創作背景是什麼?https://www.getit01.com/p2017120972397/ [3] Roman Charit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man_Charity [4] Wikipedia “Martin of Tour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tin_of_Tours [5] Why is the Scallop shell important to Pilgrims? https://www.onestepthenanother.com/caminodesantiago/why-is-the-scallop-shell-the-symbol-of-the-camino-de-santiago/ <參考資料> Dr Kathleen Olive & Dr Nick Gordon, Caravaggio Seven Acts of Mercy, https://youtu.be/Rv85_N_OXus Kelly Bagdanov, Caravaggio Seven Acts of Merc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P_y-fLkz4Q Scary Monster True Crime, Caravaggio Seven Acts of Merc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BDQPrr5vc

View All

Other Pages (44)

  • 國際認可課程簡介 | 畫中默想 Art Meditation

    【畫中默想】國際認可課程 畫中默想國際認可課程 【畫中默想】執行師 國際認可證書課程 In ternational Certifi ed Practitioner Of Arts Meditation ("ICPAM") 內容教授如何透過基督教畫像帶領作個人或群體的默想和反省,包括讀畫的重點、當中的屬靈意義等,並利用反省畫作的不同分析技巧,幫助或引導參與者與內在的自己和上主相遇。 這執行者證書課程會要求學員能學以致用。因此,課程後將會提供持續的支援,包括不定期的網上分享聚會,可以不限地域地交流帶領畫中默想和反省畫作的資訊;鼓勵同學們分享實踐中的心得,從彼此學習中得到進深的學習,藉此讓更多人懂得透過基督教畫像作反省、靈修和默想,助人自助。 完成課程要求可另外申請【畫中默想】執行師國際認可資格 - "International Certified Practitioner Of Arts Meditation" (ICPAM) 《課程內容》 基督教藝術歷史和屬靈傳統 / 解讀教堂畫和聖像畫 / 解讀反省畫像的技巧和方法 / 透過基督教畫像的靈修與治療 / 基督教畫像在個人和群體中的帶領和應用 / 默想基督教畫像 《適合報讀人士》 - 想透過基督教畫像帶領個人、小組作反思默想的心靈關顧者 - 團契/小組/營會主題帶領者 - 個人/監獄/病房佈道 《申請證書要求》 : - 完成3日全部課程 + 4份功課 + 通過評核認定 《入學資格》 : 已受洗基督徒 / 助人工作者 《導師》: 趙敏華 (前教會輔導/ <畫中默想>創辦人/基督教研究碩士/ 心理學碩士/ 基督教視覺藝術碩士 / 英國心理學會會員/ 圖像繪畫心理分析師/ 視覺應用輔導執行師/ 圖卡輔導執行師/ 身心語言程式學執行師) 詳情及報名 【畫中默想】執行師國際 認可證書課程 請進 >> 【畫中默想】圖咭應用國際認可執行師 證書課程 請進 >> <表達藝術輔導應用 ~ 國際認可執行師課程 > 請進 >> 【畫中默想】 反省畫作分析師 請進 >> ICPAM 【畫中默想】 圖咭應用國際認 可執行師 International Certified Instrumental Cards Practitioner (“ ICICP") 《內容》: 【畫中默想】<圖咭應用國際認可執行師> 課程暫時為全港唯一結合心理學及基督教圖咭而作的圖咭輔導應用課程。課堂會在輕鬆又實用、新奇又好玩的氣氛下,教授不同圖咭系列中個別的功能、特色、基本道德概念和用途,讓你在學成後懂得運用並實踐在群體和個人中。 課程會混合各種牌咭,以變化的技巧和方式,在不同年齡及境況裡 -- 例如: 家庭、職場、教會聚會、營會......等,以輕鬆而深入淺出的活動作為溝通的途徑,走進自我未知的潛意識世界,幫助個人認識自己和別人的內心狀況、並與神的關係,達至助人自助的目的。 課程會介紹的圖咭系列 (包括但不限於): 1) 心理治療系列: - 心理治療: OH-Card® 系列 (情緒治療咭) - 創傷療癒: Cope Card (克服咭) - 伴侶關係療癒: Tan Doo (伴侶咭) - 人際互動療癒: Persona & Personita (人像咭和年輕人像咭) - 壓力釋放療癒: Resilio (復原咭) - 故事表達潛意識類 : Mythos,1001 (神話咭、天方夜譚咭) - 特色潛意識表達: Habitat (自然環境咭)、Saga ( 英勇故事咭) - 自我發掘: iNUK (我是誰 - 因由咭) - 我的任意門 - 情緒療癒咭 - 心肝寳盒 - 療心咭 - Points of You® - Dixit Serious (故事敍述表達咭) - Canvas & Canvas Expansion (Reflection) 忘憂繪本 2) 福音咭系列: - 道聽圖説 (Set 1 & 2) - 情感詩篇 - 職場得勝者 - 畫中有話 (系列) - 天父的心 (系列) - Biteble (1&2) 《適合報讀人士》 : - 想透過圖咭帶領個人、小組作佈道的心靈關顧者 - 團契/小組/主日學/營會主題帶領者/ 社工/ 教育工作者 - 個人/監獄/病房佈道或對圖卡輔導有興趣的人 《導師》: 趙敏華 (前教會輔導/ <畫中默想>創辦人/基督教研究碩士/ 心理學碩士/ 基督教視覺藝術碩士 / 英國心理學會會員/ 圖像繪畫心理分析師/ 視覺應用輔導執行師/ 圖卡輔導執行師/ 身心語言程式學執行師) 詳情及報名 ICICP <表達藝術的輔導應用 - 國際認可執行師課程> International Certified Expressive Arts in Counselling Practitioner 《課程簡介》 本課程暫時為全球唯一以聖經的人本 ("Being") 為基礎的中文國際認證表達藝術輔導治療課程 。 此課程以基督教的人觀為基礎,以聖經的人本 ("Being") 為據點,教授運用《以人為本》的表達藝術技巧 (Person-Centered Expressive Arts - "PCEA") 在輔導諮詢中, 透過培訓和實踐,學員能有系統地運用視覺藝術、舞蹈、音樂、詩歌、型體動作、儀式、講故事和戲劇,來架起一道連結文字世界及內心世界的奇妙橋樑,使受助者能接觸與生俱來的創造力,接觸內在生命的流動,盼能與上主相遇。學員將體驗自我表達的自由愉快,與情感對話,讓基督的愛轉化情緒丶關係及生命,幫助參加者回復上主創造那個真實而獨特的自己。 並透過案例的討論及指導,調較表達藝術技巧與不同人仕進行深入的心理輔導諮詢,提升受助者的洞察力和自我治癒力。 《課程目標》 ->> 透過不同的藝術媒體體驗活動,讓參加者增加嶄新角度的自我了解,並進入未知的谮意識,釋放內在創造力和增加其洞察力,尋索神創造成自己的真相,並以不同角度了解及幫助受助者。 ->> 與情感對話丶讓主的愛轉化生命 : 與底層情感痛苦的接觸; 核心情感的分辨(適應與適應不良的情緒);健康情緒的障礙;情緒處理困難的標記等。 ->> 如何使用人本表達藝術技巧於個人和小組輔導諮詢過程中:其原則/起源/理論基礎/技考框架/ 各項藝術模式/活動或課程設計 ; 調較人本表達藝術於不同群體及生活處境的實踐與應用。 《課程進度》 <表達藝術的輔導應用 - 國際認可執行師課程> 會分三個階段 (初級班、高級班和進深班),以不同的進路幫助學習者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慢慢進入的自我的深層,從而再邁出上主對個人的旨意,活出呼召的意義人生,希望達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同學可以根據個人的節奏來修讀,在不同階段中慢慢沈澱、慢慢領受不同階段的更新。 以下是每階段的課程主題和目的 <共十天45小時>: 1) 初級班 - 與己相感的創意自癒空間 ~ 探討回復上主創造的本相之路 (Creative Sacred Space) :四天 共18小時 2) 高級班 - 創意聯繫 與 聚焦生命自覺 ~ 正視內心的渴求與召命 (Connective Connection & Focusing Techniques): 四天 共18小時 3) 進深班 - 調較人本表達藝術於不同生活處境的深化介入及臨床督導 : 哀傷與失去、苦難中的盼望丶關係的糾結 ~ 歸回安息 (Thematic Intervention & Clinical Supervision): 兩天 共9小時 《適合報讀人士》: 心靈關顧者、心理輔導員、社工、教會團契/小組/主日學/營會主題帶領者、及對藝術治療有興趣的人士 《上課詳情》: 初級班詳情 高級班詳情 督導班詳情 導師: Tammy (李太) (30年輔導經驗 /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副院士 / 國際表達藝術治療協會會員 / 情緒聚焦治療執行師 - 個人和夫妻治療 / PREPARE-ENRICH PROGRAM 婚前-婚後評估認證執行師 / T-JTA 泰勒-約翰遜性格分析® 授權執行師 /前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專業顧問及教育心理學系講師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基督教研究碩士) ICEAC 表達藝術 【畫中默想】 反省畫作分析師 《課程內容》 內容教授如何透過參與者在默想基督教畫像後,所繪出的反省畫作來分析當下的想法,或連自己藏在潛意識中的反射感受、當中的屬靈意義等,並利用不同分析技巧,幫助或引導參與者與內在的自己和上主相遇。 這執行者證書課程會要求學員能學以致用。因此,課程後將會提供持續的支援,包括不定期的網上分享聚會,可以不限地域地交流帶領畫中默想和反省畫作的資訊;鼓勵同學們分享實踐中的心得,從彼此學習中得到進深的學習,藉此讓更多人懂得透過基督教畫像作反省、靈修和默想,助人自助。 完成課程要求可另外申請【畫中默想】反省畫作分析師國際認可資格- "Reflective Drawing Analyst of Arts Meditation ". 《申請證書要求》 : - 完成所有課程 + 功課 + 通過評核認定 《入學資格》 : 已受洗基督徒 / 助人工作者或曾修讀《畫中默想》同學優先 《導師》: 趙敏華 (前教會輔導/ <畫中默想>創辦人/基督教研究碩士/ 心理學碩士/ 基督教視覺藝術碩士 / 英國心理學會會員/ 圖像繪畫心理分析師/ 視覺應用輔導執行師/ 圖卡輔導執行師/ 身心語言程式學執行師) 詳情及報名 RDAAM 【畫中默想】 WCI 國際認可執行師 工作坊 這是一個專屬【畫中默想】國際認可執行師的專業發展工作坊,不設公開,僅限受邀者。 目的是建立【畫中默想】執行者的專業交流平台,互相分享經驗和學習,促進執行師在透過畫中默想作帶領的的方法。 我們會在工作坊互相分享經驗。導師會針對所遇到的情況和需要,通過專業彼此支援,協助同儕建立有效交流和協作、凝聚執行師的智慧,以優化【畫中默想】的質素和多樣性。 了解更多 > AP Workshop

  • 第39篇 【不需自責】 | 畫中默想 Art Meditation

    第九天 <不需自責> 第39篇 【不需自責】 《默想經文》經文:詩篇39篇 我靜默,不發一言,連好話也不出口。但是我的痛苦更加劇烈;我心裏充滿焦慮。生命不過像一口氣息;人生如泡影,一切的操勞都是虛空。 上主啊,我的壽命多長?我幾時會死?求祢指示,我的終局幾時來到? 求祢垂聽我的禱告,留心聽我的呼求。我哭求的時候,求祢幫助我、寬容我,讓我在去而不返之前有一點兒安樂。 主啊,我還能盼望什麼呢?我只有仰望祢,求祢救我脫離一切過犯。 《導讀》 詩篇39篇是一位正在受苦的人與上主的對話。我們發現,詩人一開始在面對自己的受苦時,是保持沉默的。這樣的沉默,可能是自己無法接受受苦的情況,也可能是內心正在思索受苦的原因。因此詩人對上主說:「求祢救我脫離一切過犯,不容許愚蠢人嘲笑我。」(8節)這句話表達出詩人用很傳統的眼光來看受苦──可能是來自犯罪。儘管如此,詩人並沒有停留在自怨自艾的狀況,反而是透過與上主對話,重新與祂建立關係。 詩人在受苦中決定打破沉默(3節),大聲呼喊:「主啊,我還能盼望什麼呢?我只有仰望祢。」(7節)的確,在受苦的時候,許多人總是選擇沉默,不管是自責或是責怪上主。然而,詩人卻清楚表達出,在受苦的時候唯有打破沉默與上主對話,才能得著盼望。因上主並不是一個不斷對人的對與錯評分的裁判,而像是我們生活上的夥伴或導師。祂是我們可以傾訴的對象,我們可以透過與祂的對話──重得安慰和盼望。這個盼望是即使我們是因為犯罪而受苦,相信上主仍會陪伴我們,帶領我們走出陰霾,讓我們生命可以得到翻轉和更新。 與主對話並不是要說服衪按自己的心意改變現況。很多時,即使禱告了,周遭的環境不但沒變,甚至可能會更差。但上帝卻能在我們尋求和依靠衪的時候,堅固我們的心和裡面的能力,以致我們有足夠有餘的力量,不但可以抵禦外在的壓力,還感受到從天而來的平安,使自己不但可以駕馭到環境,還有個人的心理質素。 <默想>: 我曾經把受苦的原因歸咎於自己、別人或環境而自怨自艾嗎?生命的翻轉,不在於情緒的無限爆發,而是願意與上主對話,讓衪大能的手去捉摸和醫治,並與祂重建立親密的關係,成就衪在自己生命裡的旨意。 <祈禱>: 上主啊,求祢讓我不沉迷在自怨自艾的情緒中,而是相信無論什麼原因造成我感到內心的痛苦,都有祢會陪伴我走出陰霾,因祢是掌管萬有的主宰。 奉主耶穌的聖名祈求,阿們。 Paintings: The Scream, Edvard Munch (1893) 圖文改編: 趙敏華 詩歌: 神啊! 祢在那兒? > 詩篇39篇全文 > 原文: 新眼光讀經>

  • 2019 課程 / 活動 | 畫中默想 Art Meditation

    2019 活動 2019 年其他活動 / 課程 商區福音使團職場宣教課程 退修營 2019年12月7日 Read More 解構畫中故事; 透悉心靈迴響; 尋覓人生前路。 畫家筆下的屬靈喻意; 讓心靈產生迴響。 HKD250.- <梵高> 靈與魂與體的認信 2019年6月2日 Read More 他是一位天才畫家、愛主愛人的牧者? 還是嚴重的精神病患者? 透過梵高的畫作,思想他對生命和信仰的熱忱和堅持。 從而檢視自己內心的狀況,反省個人生命,學習再次自由地活出真我。 HKD280.-

View All

若您有興趣收到最新的資料,請填上您的電郵。

​畫中默想會第一時間通知您 ^_^

​感謝關注! 願主祝福您!

  • Facebook
電郵我
IG.png

©2021 by Art Meditate.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